寧夏新聞網訊 1月5日,鹽池縣原創話劇《王貴與李香香》在鹽池縣文化藝術中心成功首演。一個傳播了近80年的紅色故事以話劇的形式進行演繹,令現場近800名觀眾動情流淚。
該劇是以中國現代詩人李季先生創作的長篇敘事詩《王貴與李香香》為體裁而創排的。1944年,他在鹽池縣擔任政府秘書期間,常常深入民間,采風記詞,傾聽鄉野間那些質樸而飽含真情的歌聲,鹽池縣放羊老漢王有唱的一首《寡婦斷根》讓李季先生找到了創作靈感。1945年隆冬,李季白天處理完繁重的公務,晚上就點起一盞麻油燈,開始創作,熬了二十多個夜晚,完成了一篇用信天游形式創排的長達740多行的敘事詩,題目是《太陽會從西邊出來嗎?》,1946年在《三邊報》上連載,不久,《解放日報》也連載了這首長詩,題目改成了《王貴與李香香》。
《王貴與李香香》一經發表,便贏得了解放區軍民的普遍重視和喜愛,唱響了祖國大地,被無數次搬上舞臺,傳唱至今。
《王貴與李香香》是土地革命時期,陜甘寧革命根據地人民革命斗爭勝利的真實寫照。成功塑造了王貴和李香香兩個在革命斗爭中成長起來的青年農民形象。王貴因家貧被惡霸地主崔二爺收為長工,其父因欠租被活活打死,王貴因此立誓報仇。在村民的關懷與幫助下,王貴逐漸成長為一名堅定、成熟、無畏的革命戰士,并與發小李香香萌生了深厚的愛情。兩人共同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最終在革命勝利后走到了一起。這部劇作不僅深刻揭示了舊社會階級壓迫的悲慘狀況,更展現了廣大勞動人民在革命斗爭中的英勇與堅韌。
《王貴與李香香》話劇的創排,是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礎上,對劇本進行了精心的改編和打磨,使劇情更加緊湊、人物更加鮮活,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那段光輝的革命歷史,感受革命先烈們的英勇與奉獻。同時,舞臺設計、燈光音效以及音樂創作等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力求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上的盛宴,生動展現這部紅色經典的藝術魅力。(圖片由鹽池縣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