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鹽池人來說,春節里不可或缺的便是“年饃饃”。在鹽池縣馮記溝鄉馮記溝村,到處可見忙碌而熱鬧的場景,家家戶戶都在準備豐盛的美食,人們在歡聲笑語中共同期待新春的到來。
春節前夕,記者來到馮記溝村,與該村黨支部書記楊芳一同感受濃厚的鄉土氣息和節日氣氛。
馮新民一家早早開始制作“年饃饃”,揉面、搟皮、下鍋,大家一邊搓著馓子,一邊回憶童年過年的美好時光。“每逢過年作‘年饃饃’時,大家都會互相幫忙,做點心、炸油餅、搓馓子,每家都準備了一大筐。雖然有時搓得手疼,但鄰居們聚在一起非常熱鬧,關系也變得特別融洽。”馮新民回憶道。
這些看似平凡的話語中,透露出滿滿的幸福感。馮新民說:“馮記溝村曾經是一個缺乏支柱產業的貧困村莊。2021年,村里發展養殖業增加收入,現在每到過年,家家戶戶都能分紅。”
自上任以來,讓村民成為發展最大受益者,一直是楊芳不變的承諾。馮記溝村也在務實的發展方式下逐步轉變:村里建成了300頭肉牛養殖園區、200頭生豬養殖場、186座設施大拱棚,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982元……
來到馮記溝村的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肉牛養殖基地,牛叫聲此起彼伏,優選品種的肉牛膘肥體壯。中午時分,牛場飼養員正忙著拌料,準備喂牛。飼養員表示,這是他在牛場工作的第五個年頭,穩定的收入和家門口的就業機會讓他感到非常滿意。
近年來,馮記溝村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形成了養殖與種植并重的產業格局,不僅為村集體帶來了收益,促進了產業發展,也讓村民鼓起了錢袋子,實現了村集體有收益、產業得發展、群眾享實惠的共贏局面。
楊芳說:“近三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36萬元。同時,帶動全村邊緣戶、監測戶增加收入,共有16戶每年累計分紅3.26萬元。”
隨著鄉村全面振興,農民富裕了,也舍得了消費。2024年,馮記溝村依托超市、菜鳥驛站等設立進村網點,打通了物流進村“最后一公里”。“超市生意越來越好,每天的營業額在1000元左右。快遞進村每天的收發件量接近700件,不僅方便了村民,也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楊芳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新的一年,新的開始。2025年,我們將落實好美麗鄉村項目建設,積極發展產業,期待未來的馮記溝村村民能收獲更大的幸福,過上更溫暖的年。”(記者 蔡寧曦 馮榮 何家元 楊昊)
記者手記:
跟著村書記楊芳在馮記溝村“串門子”的一天里,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看到了青年人自信的笑容;看到了中年人從容的笑容;看到了老年人安詳的笑容。
在這里,家家得到的實惠,都寫在群眾的笑容里,大家笑出了內心的喜悅,傾訴著家鄉的變化,折射出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如今,馮記溝村精準定位產業發展方向,村級集體經濟已從單一的農業生產模式逐步拓展至養殖、電子商務等多元化領域,成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力量,預計202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將突破25000元。
越過越好的生活,讓鄉親們直呼“你笑起來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