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自治區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圍繞“持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專題議政性常委會協商議題,赴青銅峽市調研濕地保護修復和維護生物多樣性情況。自治區政協主席陳雍參加調研。
委員們先后到青銅峽庫區濕地自然保護區、羅家河濕地保護區進行實地調研。青銅峽庫區濕地自然保護區是黃河寧夏段最重要的生態廊道。近年來,庫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開展濕地保護工作,完成植被修復面積12萬畝,山水林田湖草已然融為一體,生物多樣,構成了豐富多彩的黃河灘涂濕地生態景觀。委員們邊走、邊看、邊交流,詳細了解庫區生物多樣性維護等工作,紛紛為庫區生態環境整治與植被修復取得的成效點贊。治理羅家河是青銅峽市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重要舉措。在羅家河濕地保護區,委員們看到清澈河水穿城而過,為城市帶來一脈靈動。羅家河水質連續3年穩定保持在IV類以上,濕地面積1.05萬畝,近幾年遷徙候鳥在此停歇覓食,鳥類品種多達10種,已初步建成“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美麗河湖。
委員們充分肯定青銅峽市濕地保護修復和維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取得的成效,建議持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加大濕地保護與修復力度,切實保護濕地生態資源;深入調查研究,加強保護區日常監督管理;進一步提高生物多樣性認識,建立構建濕地保護長效機制,健全林草濕地管理工作體系,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在注重濕地保護的同時,發掘濕地資源潛能,最大程度惠及周邊群眾切身利益,為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作出貢獻。
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陸軍參加調研。(記者 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