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獲悉,2024年,我區兩次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累計達1個百分點,有效增強了銀行機構的信貸投放能力。這一舉措讓金融“活水”更順暢地流向實體經濟,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同時,寧夏積極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全年累計使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680億元,成功助力全區人民幣存、貸款余額雙雙突破萬億元大關。
2024年,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寧夏因地制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支持重點領域發展上成效顯著。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區涉農貸款余額同比增長4.5%,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農業現代化發展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充足資金。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5.3%,切實解決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激發了小微企業的發展活力。截至2024年底,全區綠色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1.0%,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6.8個百分點,為寧夏綠色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撐。寧夏持續強化利率政策傳導,著力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2024年12月,全區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降至3.51%,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達到有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減輕了企業的融資負擔,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在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中,寧夏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銀行機構持續擴大信貸投放,充分滿足有效信貸需求,確保信貸增長的穩定性。管好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強化對地方法人銀行的資金支持。”中國人民銀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寧夏將積極推動金融機構運用碳減排支持工具、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等,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普惠小微等領域的信貸投放力度,為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提供金融保障。
此外,寧夏將繼續發揮政策利率和LPR下行引導作用,開展明示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試點工作,通過完善地方法人銀行存款利率聯動調整機制,加強利率自律管理,規范存貸款定價行為,維護全區良好的市場競爭秩序。同時,及時落實降準政策,加強對地方法人銀行流動性的監測,確保金融體系穩健運行。(記者 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