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經濟轉型發展”。這是我區立足區情、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對于解決制約我區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越是欠發達地區,越需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黨代會把創新驅動戰略作為“三大戰略”中的第一大戰略,體現出了創新在寧夏未來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作為首府和大銀川都市區核心引擎的銀川市,在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行動計劃中,9月30日,與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發展集團在北京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銀川中關村創新創業科技園正式落戶,雙方的合作進入了實質性合作發展階段。同期,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與 與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展高水平的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等創新活動。
銀川牽手“中國硅谷”中關村
中關村科技園區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著一流的專業技術人才和強大的科研創新能力,被譽為“中國的硅谷”,是引領中國乃至世界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和標桿。經過20多年的發展建設,園區已經聚集高新技術企業近2萬家, 2016年中關村企業總收入達4.6萬億元,約占全國高新區的1/6,聯想、百度、京東等中關村企業影響力不斷增強,領軍企業在海外研發中心或分支機構超過500家,在境外上市公司97家。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需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打造風生水起的創新生態。“馭一時,謀萬世”。銀川市在審視自身實際的同時,放眼國內外謀求戰略合作伙伴。今年6月25日,自治區黨委副書記、銀川市委書記姜志剛帶隊赴北京考察中關村并召開座談會,對接洽談合作發展。務實的戰略定位、合作共贏的情懷、良好的產業基礎和投資環境吸引了中關村的關注。
隨后,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中關村發展集團先后4次派人來銀川對接考察。經過雙方認真細致的對接洽談,最終形成合作共識,并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使得銀川得以牽手“中國硅谷”中關村。
銀川中關村創新創業科技園落戶
據悉,銀川中關村創新創業科技園建設的總體構想是由一基地和一中心組成,基地擬定選址在西夏區,一中心即為銀川中關村創新中心,選定原寧夏創業谷10萬平方米合作載體進行建設。
項目計劃分三期建設,計劃通過1年時間,在銀川中關村創新中心引進并聚集50家企業,創新服務體制機制初步形成;通過3年時間引進150家企業,初步形成產業聚集效應;通過5年時間,引進300家企業,產值突破100億元,打造成為北京一銀川協同創新示范區,力爭使銀川中關村創新創業科技園成為銀川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策源地”、帶動銀川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銀川智慧產業發展基地和未來科技制高點。
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鏈接北京中關村產業發展創新要素,聚合銀川市創新資源,集成高端制造、研發孵化、科技金融服務、商務配套等新興產業和服務功能的銀川中關村區域協同創新發展園區,將對促進銀川市科技創新、產業轉型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
計劃11月底完成產業規劃初稿
記者采訪獲悉,在銀川市和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銀川中關村創新創業科技園各項籌備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將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大發展’的目標,抓好各項工作,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全力推動中關村創新創業科技園項目建設,推動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的工作重點首先為園區首開區建設等全力做好準備,在此基礎上,加緊編制規劃方案。結合中關村創新突破“六位一體”(產業規劃、空間規劃、投融資規劃、綠色生態規劃、人口規劃和開發模式規劃)的園區發展理念,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率編制銀川中關村創新創業科技園的各項規劃,確保11月底完成產業規劃初稿,空間規劃等其他規劃同步協調跟進,明年3月份基礎設施和部分項目開始動工建設。
此外,加緊研究銀川中關村創新創業科技園投資運行方案,初步計劃由工作領導小組與市發改委、金融局、財政局等部門,研究制定出銀川中關村創新創業科技園投資管理方案。
中關村讓各分園區都有“高精尖”
“中關村在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正發揮主要載體作用。”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自2016年9月國務院印發《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全國科創中心建設要“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主要載體”以來,中關村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發展。
記者采訪獲悉,中關村將著力推動一區多園高端化、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實施一區多園“高精尖”項目對接,強化核心區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并著力提升銀川中關村創新創業科技園等各分園的創新能力,實現各園區都有“高精尖”。
此外,著力培育具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搶占競爭制高點。研究支持中關村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互聯網+”、信息安全和高端芯片、未來網絡等創新型產業發展的相關舉措;深入實施促進中關村智能機器人產業、集成電路設計、虛擬現實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
優先推動石墨烯產業落戶銀川
石墨烯作為目前發現的最薄、強度最大、柔韌最佳、導電導熱和光學性能最強的新型納米材料,被稱為“新材料之王”。9月30日當天,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還與 與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在北京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多領域的科技合作與交流,推動航材院和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在銀川市和銀川開發區開展高水平的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等創新活動。
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已培養產生了4名院士和2500多項科研成果和千余項專利。該院石墨烯技術研究院是我國首個省部級石墨烯工程應用技術中心,在國際上率先攻克了石墨烯改性正極材料技術和制備工藝。而國家級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戰略新材料產業異軍突起,部分項目技術和市場占有率居國內領先水平,具備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據悉,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與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簽訂戰略框架合作協議后,航材院將以銀川開發區為主要陣地,圍繞銀川市、銀川開發區產業轉型發展戰略需求,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充分發揮航材院的研發、人才、技術成果等優勢和銀川市、銀川開發區的區位、資源、市場等優勢,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多領域的科技合作與交流,推動航材院和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在銀川市和銀川開發區開展高水平的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等創新活動。
特別是,在加強新產品研發方面,雙方重點在石墨烯新材料領域策劃產學研協同創新項目,開展前沿技術、行業重點共性技術研究。特別是,共同優先推動石墨烯產業落戶銀川,為相關石墨烯新材料項目提供人才和平臺支持。(記者 姬恒飛)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m.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國務院新聞辦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06001號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