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加深,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居家養老服務需求不斷擴大。12月5日,記者從寧夏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運行觀摩會上了解到,我區先后建設了445個居家養老服務站,22個縣(區)智能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家庭保潔及生活照料、健康理療、應急呼叫18.3萬人次,發揮了多層次、個性化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主體作用。
自治區老齡辦常務副主任李作忠介紹,各地日間照料中心逐漸形成了特色品牌,發揮了基礎保障作用。西夏區燕寶社區建立上門服務制度,網格員對居家老人各項需求進行登記并予以幫助,定期進行回訪;青銅峽市紫薇社區日間照料內設的配餐中心除了服務本社區老人就餐以外,還輻射周邊社區200多位老人用餐;大武口區打造“鄰里互助”“愛心敲門”“婆婆媽媽服務隊”等特色為老志愿服務,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精神慰籍、法律援助、糾紛調解等服務;原州區建立醫療+養老、專業+志愿、互聯網+大數據支撐服務模式,鹽池縣運用智能化信息平臺打造10分鐘服務圈,讓老年人托老服務在社區,老有所樂在社區。
據介紹,未來3年內將再建設標準化日間照料中心100個以上,5年內全區累計達到300個以上,合并改造提升現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到2022年實現城鎮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和相關機構為失能老年人提供臨時或短期托養照護服務,打造20分鐘養老服務生活圈,讓老年人離家不離社區就能享受到社會化養老服務。加快推進智能化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全覆蓋,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手段整合為老服務資源,搭建自治區、市、縣(區)、鄉鎮(街道)、社區五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為老年人提供緊急呼叫、家政服務、健康咨詢、物品代購、生活繳費等為老服務項目;同時,整合利用現有農村敬老院資源,把農村敬老院建設成為區域性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并以建制村和較大的自然村為基點,利用撤鄉并村、并校等閑置資產改造成為農村互助養老院,增強農村養老服務供給,3年建成區域性農村互助養老院60所以上,5年達到100所。(記者 安小霞)
■相關鏈接
老年意外傷害保險承保約60萬人次
3年累計賠付金額約1760萬元
12月5日,記者從全區老年人意外傷害綜合保險推進會議上獲悉,2015年6月,自治區民政廳、老齡辦、中國人壽寧夏分公司聯合召開全區老年意外傷害保險工作啟動會議并聯合發文,正式啟動寧夏老齡保險工作。3年來,累計承保約60萬人次,累計風險保額約100億元,累計賠付8000余人次,賠付金額約1760萬元,承保率在全國名列前茅,為老齡人群的意外風險保障完善發揮積極作用。
據介紹,2015年以來,寧夏保險業與自治區民政廳、老齡辦合作開展“夕陽保”項目,采取政府引導、商業經辦、自愿投保的模式,開辦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今年8月,自治區民政廳、老齡辦與中國人壽寧夏分公司聯合下發《關于深入開展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從今年開始取消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參保年齡上限,將全區80歲以上老年人全部納入保障范圍。截至目前,有13個市、縣、區政府全額出資對四類困難群體進行補貼購買老齡意外傷害保險。鹽池、中寧、賀蘭等縣全額出資對全縣適齡老人購買老齡意外傷害保險。永寧、原州區等幾個縣、區除對困難群體進行全額補貼外,對普通人群也進行一定比例的補助。特別是2017年,自治區老齡辦積極籌措120萬元,對全區80歲以上的3萬余名高齡老人,每人補貼購買一份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記者 安小霞)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m.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國務院新聞辦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06001號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