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婦幼保健院里就醫的人排成長隊。
最近一段時間,朋友圈已被流感“刷屏”,身邊的感冒患者越來越多,幼兒園里有孩子整周請假,醫院里兒科門診人滿為患。12月27日,記者走訪銀川市婦幼保健院、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及寧夏中醫研究院等醫院。據醫生介紹,目前已進入流感高發期,但是只要科學治療,科學預防,大家不必過于擔心。
患者就診排長龍醫生超負荷工作
當日10時,記者在寧夏中醫研究院三樓兒科診區看到,輸液室、樓道坐滿了患兒及家長,甚至有一部分孩子因為沒有座位,被家長抱著站在過道打點滴。
在銀川市婦幼保健院一樓急診區,大廳和過道同樣被患兒和家長擠滿,哭鬧聲不絕于耳。輸液室里也是人滿為患,而掛號區和繳費區的人更是排成長龍。記者粗略數了一下,其中一個窗口的排隊人數就超過60人。
市民馬女士當天帶著不到3歲的孫女來銀川市婦幼保健院急診掛號,進入大廳時,她有些傻眼。“進來一看我就懵了,咋人這么多。”看著懷里臉蛋被燒得通紅的小孫女,馬女士不斷催促老伴快去掛號,得知前面還有40多人后,馬女士有些無奈,更多的是著急。
“每天急診就診將近700人,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一個月了,所有醫護人員都在連軸轉。”銀川市婦幼兒童保健院急診科主任蔣少華說。
和銀川市婦幼保健院一樣,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急診、兒科、呼吸科、腦科等也是就診人員巨增。“就診人數和往常相比翻了兩番,醫護人員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都在超負荷運轉。”市醫院急診內科主任侯延峰說,老人、小孩成為流感的重點中招群體,甚至很多青壯年都有發熱的癥狀,每天醫院里留觀的、等著住院的絡繹不絕,呼吸科的住院床位現在仍要排隊。
網上流傳藥方 醫生建議慎重對待
“兒子今年剛上幼兒園,最近這段時間感冒、發燒,可去醫院光排隊就得兩三個小時,這還得早點掛號,稍晚一些去了,根本看不上病。”當天,市民趙非告訴記者,她的孩子反復咳嗽、發燒已經持續一個月了,這兩天才有好轉的跡象。這段時間為了照顧孩子,她和丈夫沒少向單位請假,更成為了醫院的常客。和她一樣的還有和其在同一個辦公室的談女士,談女士的兒子今年6歲,也因為感冒已請假在家一周多了。
“這次的感冒我覺得反復無常,明明感覺快好了,可睡一覺起來或者送孩子去一趟學校又嚴重了,原來吃上很管用的藥這次似乎都不怎么有用?”采訪中,趙非發出這樣的疑問。趙非說,從孩子剛感冒時,她就給吃板藍根、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等,有點發燒以后用過銀黃顆粒、小兒柴桂退燒顆粒、退燒貼等,但每次用藥效果并不明顯,“感覺有點用,又似乎藥不對癥,反復幾次不見好,沒辦法就帶孩子去了醫院檢查。”趙非無奈道。
“確實會有這樣的情況,流行性感冒具備傳染性,所以有人會感覺差不多好了,但出去一趟又有癥狀加重的情況,很可能就是因為出去后又接觸到了感冒病毒。”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陳麗君介紹,并不是所有的感冒都是流感。普通感冒和流感都屬呼吸道感染,有相似癥狀。但二者病原不同,相比來說流感的全身癥狀重,如發熱、肌肉酸痛等更加顯著,傳染性強且易出現并發癥,所以流感的危害比普通感冒更大。老年人、小孩等免疫功能差的群體更容易被感染。如果自身還有基礎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糖尿病等,不幸患上流感還會加重自身病癥。因此,陳麗君建議,早期患流感應該抗病毒為主,有基礎病的患者則應該及時就醫,對癥下藥。而最近網上流傳甚廣的流感藥方,陳麗君也建議應該慎重對待,不能亂用藥,“個體之間都有差異,輕信網絡藥方容易延誤病情。”
此次流感病程長、發病人數多,預防很重要
流感怎么預防,患上流感之后如何治療,幾位專家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從接診人數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反饋來看,這次的流感病程長、發病人數多,所以預防很重要。”侯延峰說,首先要減少在人群聚集場所出現的機會;室內要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和濕度,同時科學飲食;更重要的是重視藥物預防,即注射流感疫苗,“疫苗可以有效減少流感感染幾率及減輕感染癥狀,但實際上很多人都對此不重視。”侯延峰說。
已經感染流感的患者也不用太過擔心。侯延峰建議體熱在38.5℃以下的、癥狀比較穩定的患者完全可以居家治療,盡早口服抗病毒藥物,如連花清瘟膠囊、金蓮清熱顆粒、四季抗病毒合劑等,同時多飲水也能取得不錯的治療效果,反而扎堆就醫容易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
陳麗君還建議,患者應該多休息,日常多補充富有維c的食品,同時多吃蔬菜水果不要熬夜,“很多年輕人為了保持風度,即使寒冷的天氣也穿很少的衣服,這其實都是不可取的行為,應該注重保暖加強鍛煉,增強免疫力。”(李奕辰 文/圖)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m.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國務院新聞辦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06001號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