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掃碼有陷阱
隨著春節消費的升溫,很多商家推出打折促銷活動,但所有促銷都是明明白白消費嗎?
“說是掃碼送贈品,沒想到微信收到以‘親身體驗’為名義發出的廣告。”2月6日,銀川市民李梅向記者反映,有類似遭遇的朋友不在少數。
當天,記者在銀川市興慶區鼓樓步行街發現,幾名自稱是化妝品名店業務員的女青年舉著掃碼牌向行人兜售:“一分錢不花,掃碼就送化妝品!”不少人聚攏過來,根據提示輸入姓名、手機號碼等信息,掃碼添加微信成為好友后,拿著小禮物離開。
“掃碼成會員立享折扣!”在步行街一家服裝店前,工作人員將印在工作吊牌上的二維碼讓顧客掃碼。據一名消費者說,并未享受到實質性打折讓利,“前幾天我妹妹買的這件衣服168元,現在漲到198元,打折后和以前的價格其實差不多。”
銀川市民王東軍說,促銷商品更要看質量,貨比三家,要心中有數,別沖動消費。
優惠促銷貓膩多
記者走訪興慶區一些商場和超市,發現不少商品打出了憑優惠券享折扣等促銷活動。消費者吳女士說:“我花100元買了一家商場5張優惠券,說是每張能抵100元,但實際消費時才告訴我,每張券只能在買夠100元的前提下才能額外使用。這不是給人下套嗎?”
記者發現,不少電商平臺的所謂優惠促銷也暗藏玄機。記者登錄某大型電商平臺的“年貨節”,發現不少消費者下單購買的某款知名商標干果禮盒,到貨后卻是另一家電商貨品,消費者聯系客服,得到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那個牌子的商品不可能這么便宜,我們是同一個供貨商、同樣的銷售渠道,質量一樣,就是更便宜!”
謹防“微信裂變”陷阱
消費者在促銷活動中掃描特定二維碼之后,手機中的好友就會被系統讀取,商家可用相關設備向消費者手機中的所有好友發送信息。眼下,一些與移動互聯網技術相關的新型促銷方式越來越多,以微信掃碼后自動群發廣告的技術被業界稱為“微信裂變”。
寧夏移動公司網優中心劉文東表示,日新月異的科技產品為商業的發展帶來便利,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技術手段牟利,而一些電商及網絡平臺因缺乏監管,存在一些不規范現象,這就需要相關部門進行有效監管。對消費者而言,第一要務是保護好個人隱私,不要輕易透露個人信息。(記者 張慈麗)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m.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國務院新聞辦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06001號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