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是寧夏第四人民醫院呼吸一科主任醫生徐麟專家門診的時間,早晨八點鐘,忙碌的一天開始了,慕名找他看病的患者很多,雖然每周一他的專家號只有40個,但是一天下來,找他看病的患者能有七八十個,有些患者沒掛到專家號,掛一個普通號或者是方便門診,過來找他看病,他也就看了,有時一上午,他忙得連喝口水的時間也沒有。雖然很忙很辛苦,但是徐麟覺得很知足,看病救人的成就感,讓他忘記了辛苦,在結核病診治的崗位上,一干就是34年。在這34年中,不知有多少結核病患者,經過他的治療,最終康復;在這34年中,別人不治的病,他治;別人治不了的病,他盡力治!在診治結核病的這些年里,累并快樂著!高興的是很多患者經過正規治療康復了,但是有些患者,卻讓他擔憂。
“控制傳染病傳播有三大途徑,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讓易感人群遠離傳染病患者,這三點環環相扣,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導致傳染病的傳染,對于結核病來說,控制傳染源很難,造成的結果可能就是會到處傳播。我一直認為結核病其實比艾滋病更加可怕,艾滋病只要是你自己潔身自好一般被傳染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結核病就未必了。”徐麟主任說。
你會不會被傳染結核病,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跟傳染源之間的距離,因為結核病是通過空氣傳播的。徐麟主任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你和一個人在室內聊天,這個人是結核病患者,聊天時間有五分鐘,就相當于結核病患者在地上吐了一口痰,不是說肺結核患者吐痰了你吸進去就會被傳染,在聊天的過程中也會有被感染的可能。所以,結核病患者的素質很重要,如果他自身素質高,為了避免傳染給別人,在跟你聊天時,他可能會跟你去室外,如果非在室內不可,他可能會戴口罩,這樣對周圍人群的影響就不是很大。但是有些結核病患者就是做不到。
在徐麟主任之前就診的患者中,有一位老師,他來醫院一檢查是結核病,而且是排菌的結核病人。“確診之后,我就跟這位老師說了病情,跟他講道理,讓他停止工作,因為他每天面對的是學生群體,還有就是居家隔離,聽醫生的按時服藥,接受正規的治療。但是這位老師沒聽進去我說的話,說了一句話讓我非常的氣憤,他說我還不知道是誰給我傳染的呢,我憑什么要去這樣做。”徐麟主任說
在跟徐麟主任的交談中,他說向這樣的病人有很多,有些病人治療了沒幾天,然后就要出院,甚至是強行回家。遇到這樣的患者,只能是讓其回家,走的時候,徐麟主任會囑咐他把藥帶上,這些治療結核病的藥物一次不能帶太多,最多不會超過一個月的藥量,但是很多患者藥吃完了再也不見人,他究竟吃沒吃一個月的藥誰也不知道。這些患者出院后,肯定會四處走動,對于易感人群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有時候,我坐公交車或者是去商場,總會碰見自己曾經的病人”徐麟主任說道。
由于個人行為的不自覺,結核病人所在的地方,危險就在。據徐麟主任介紹:目前他所在的寧夏第四人民醫院呼吸一科,目前住院患者47人,還有十幾個病人因為沒有床位在家等待著,在目前住院患者當中,其他醫院診斷不明確的、需要鑒別診斷的占了一部分,菌陽的肺部破壞嚴重合并并發癥的耐藥病人占了一部分,其中耐藥結核病人有14個。總的來說,耐藥結核病發病率高,之前,我們一年也就能遇見30例左右,但是去年發現了100例左右,今年已經接診了20例耐藥性肺結核患者,而且很多患者剛開始就被感染上了耐藥性肺結核。
為什么耐藥性肺結核患者比例會增加?徐麟主任講:主要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不規范治療,這主要涉及到用藥不規范,用藥的種類及劑量都有一定的問題,從而產生耐藥;二是患者在服用藥物時,中途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反復停藥后產生耐藥;三是病人自身因素導致的,有些病人感覺自己病已經好了,不需要再繼續治療了,導致中途停藥而產生耐藥。在我接診的耐藥性結核病患者中,年齡最大的有90多歲,最小的耐藥性病人只有15歲。
15歲的小杰(化名)是一名耐藥性肺結核患者,他就是由于不規范用藥導致的。在檢查之后,小杰被確診得了肺結核,在醫院治療一段時間后,醫生開藥讓其回家了,但是小杰回家后,把每次吃的藥,都偷偷地扔在了床頭柜下面,這樣就造成治療沒有效果。看著孩子病情沒有好轉,小杰的母親慕名找到了徐麟主任,徐麟主任幾經追問,才得知是小杰把藥丟在床頭柜底下的事情,后來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治療,小杰才康復出院。
我們一直覺得結核病很遙遠,其實耐多藥結核病就在我們身邊,有一些結核病患者發病后,不能夠及時到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進行規范免費的治療,而是自己到處求醫尋求良方,治療不規范、治療不徹底極易形成耐多藥肺結核。所以,徐麟主任提醒,得了肺結核,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一般情況下,接受正規的治療,肺結核是可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