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晚,隨著寧夏中衛市110千伏梁移動線啟動投運結束,中國移動(數據中心)110千伏變電站正式投運成功,進入試運行階段。標志著寧夏首座云計算企業自建110千伏變電站建成投運,同時也是中衛云基地供電電壓由10千伏升至110千伏的一次跨越,不僅增強了供電可靠性,也降低了云計算企業用電成本,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當下正值寒冬時期,氣溫低至零下十幾度,為趕工期,我們平均兩三天就能完成一基角鋼塔的搭建。這次配套工程所敷設電纜為中衛地區目前敷設110千伏等級規格最大電纜,單根直徑有13厘米左右,電纜盤直徑達3.5米,這給施工增添了很大難度。”國網中衛供電公司項目負責人高旭說。為確保工程按期投運,公司先后投入百余人,克服低溫、降雪等工程建設不利條件,連續倒班作業,完成了基礎澆筑、組塔架線等工作,完善了電網配套工程建設,有效保障了云基地控制性供電工程順利推進。
據介紹,中衛市依托原有產業優勢,不斷吸引云計算企業擴大規模,用電需求隨之增加。中國移動(寧夏中衛)數據中心致力于構建低碳、環保的數字基礎設施,在現有供電基礎上,結合自身用電實際,規劃建設中國移動(寧夏中衛)數據中心輸變電項目工程。國網中衛供電公司“早謀劃、早布局”,緊盯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發展需求,將遠期規劃和近期規劃結合,“一對一”為用戶提供服務,切實保障云計算產業的高可靠用電。
十余年來,中衛市依托電力能源富集可靠、地質構造穩定等優勢,云計算產業穩步發展。中衛市先后獲批國家(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和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積極承接國家“東數西算”戰略工程。目前已建成亞馬遜、美利云等16個大型數據中心,吸引美團、歡聚集團等220多家互聯網及云計算大數據生態企業落地中衛,為4000余家企事業單位提供海量存儲和大數據計算服務,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新一代綠色數據中心建設方案和運營經驗。
考慮到云計算和數據產業發展對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可靠性要求高,國網中衛供電公司積極與政府部門對接,主動走訪客戶,提前掌握新增負荷情況,向上級部門爭取項目資金,及時儲備下達業擴項目,提早開展電網專項規劃,持續優化電網結構,制定《中衛市云基地供電規劃方案》,成立專班推進云基地供電工程建設。
同時,中衛地區新能源裝機占比達85.23%,位居寧夏第一,為區域內數據中心企業提供綠電支持,實現綠色電力、綠色算力協同發展。后續,國網中衛供電公司將加快開展用戶轉接項目前期工作,定期調研更新云計算企業實際接電需求,針對性制定方案,保障用戶按期并網投產,以穩定可靠的電力保障,推動中衛市云計算企業在綠色算力領域持續發展,為中衛市打造“沙漠硅谷”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為中衛“云”騰飛再添新動能。(記者 許晉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