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王小梅)針對去年12月以來寧夏天然氣生產企業供暖供氣違法行為,寧夏物價局通過近三個月治理,采取提醒告誡和專項檢查等手段,有效應對天然氣緊張局面,全力以赴保民生、穩物價,確保全區冬季民生用氣和群眾溫暖過冬。
從2017年12月上旬以來,寧夏天然氣每天缺口達140萬方,供需矛盾尤為突出。一度出現出租車排隊加氣、民生供暖生活用氣不正常、LNG液化天然氣價格暴漲等現象。自治區物價按照“保民生、保公用、保重點”的供給原則,緊急召開全區液化天然氣經營企業價格行為告誡會,對28家天然氣生產經營企業提出“六不準”的要求,對企業相互串通橫向壟斷、達成縱向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惡意囤積、價格欺詐等行為進行了提醒告誡。
為確保民生供暖用氣的正常運行,物價局及時下發通知、制定方案,組織全區各級價格主管部門進行供暖供氣專項檢查、定期巡查,先后組成27個檢查組,出動檢查人員上千人次,采取“雙隨機”的方式,在全區范圍內抽取了40家供暖、供氣企業進行專項檢查;對供暖領域不按規定標準收取供暖費、推遲供暖、擴大范圍收費等行為進行了查處;對天然氣銷售企業不執行政府定價、擅自亂漲價等行為進行了有效制止;對檢查中發現的9個違規問題都及時給予了糾正和規范。通過近三個月的專項治理,目前全區各供暖供氣企業都能遵守相關政策,履行社會責任,切實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價格權益。
相關鏈接:
供暖供氣檢查9項違規問題
一是少數供熱企業收取采暖費的過程中,未設找零。
二是個別供熱企業違規收取暖氣開通費用。
三是少數供熱企業推遲供暖,不減費用。
四是個別供熱企業執行優惠政策不到位。
五是個別供熱企業要求用戶一次性全年繳納采暖費。
六是個別供熱企業強制用戶清繳采暖費欠費,歷年欠費不交清不供暖。
七是少數供氣企業安裝天然氣報警器價格高。
八是個別供氣企業更換燃氣灶軟管價高于市場價。
九是少數供氣企業收取二次開通費。
注:一至六為供暖問題,七至九為供氣問題。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m.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17001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