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車輛到不了的地方,義工用肩膀扛起愛心。
我們來了,留下“雷鋒”的足跡。
我們走了,“雷鋒餃子”的味道長留在千家餐桌,萬人心間。
2月14日,在自治區文明辦、民政廳、殘聯、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的指導、協調下,眾多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的資金支持下,歷時兩個月,由寧夏義工聯合會、寧夏廣播電視臺主辦的精準扶貧志愿服務項目2018“快樂雷鋒工程——雷鋒餃子計劃”新春走訪慰問圓滿收官。
一次愛心力量的集結
“雷鋒餃子計劃”前期,為了籌集項目所需資金,寧夏義工聯合會搭建平臺,面向社會發起了“雷鋒餃子計劃”眾籌。在區內主流媒體的宣傳支持下,眾多愛心單位、愛心家庭知悉后,紛紛響應支持,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便籌夠項目慰問5000戶所需的100萬元資金。后期在3家愛心企業的資金支持下,慰問對象又額外增加了500戶。今年的“雷鋒餃子計劃”中,義工們還創新項目形式,征集愛心家庭和新春賀卡,全區近200戶家庭認購“雷鋒餃子”愛心禮包認領賀卡,10余所中小學4000余名學生參與了賀卡繪制。最終收回的5000份賀卡在入戶慰問時與對應編號的愛心禮包一起送到慰問家庭當中。從眾籌到賀卡征集,據粗略統計,僅項目前期籌備,參與支持“雷鋒餃子計劃”的愛心人士超過萬人,是一次愛心力量的集結。
一次用腳步丈量愛心的旅程
12月中旬,寧夏義工聯合會6個工作站開始組織義工,在社區基層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陸續走進全區各地困難家庭。一支筆,一張入戶走訪單,一次親切的交流,義工們詳細記錄擬慰問對象的家庭信息及生活條件。2月初,經過各站義工討論匯總,最終篩選確定2018“雷鋒餃子計劃”的所有慰問對象,他們包括生活貧困的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農村“三留守”人員、重度特困殘疾人、環衛工人、道德模范等各類群體。入戶走訪過程中,面對分布在全區百余個鄉鎮街道的慰問對象,義工們不分晝夜,為了讓更多困難群眾在新春吃上溫暖可口的“雷鋒餃子”,最忙的時候他們連飯都顧不上吃一口;義工也是幸福的,年輕的他們懷著一顆虔誠的心,總能和入戶家庭貼的更近,在拉家常中體驗人生百態,也看到了他們從未經歷的風雨和彩虹,是一次用腳步丈量愛心的旅程。
一曲傳遞仁愛友善的正能量之歌
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1月24日,2018“快樂雷鋒工程——雷鋒餃子計劃”新春走訪慰問活動正式啟動。此后的21天里,在各級文明辦、民政、團委、婦聯、殘聯的支持協調下,在愛心單位員工及社會義工的參與下,一份又一份的“雷鋒餃子”被送進了慰問對象家中。慰問過程中,參與義工1356人次,愛心車輛412輛次,服務總時長9036小時。“雷鋒餃子”來了,為處于低谷的家庭送去了莫大的鼓勵;“雷鋒餃子”來了,消融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與冷漠;“雷鋒餃子”來了,讓義工體會了被需要的價值;“雷鋒餃子”來了,讓處于人生低谷中的她與他獲得了勇于面對困難的力量,更學會了知足感恩。2018年的“雷鋒餃子計劃”,唱響了一曲傳遞友善和仁愛的社會正能量之歌。
餃子是中國的傳統美食,雷鋒是助人的美德化身。起名“雷鋒餃子”,是一種象征,便于愛心和溫暖的傳播,也是中國傳統仁愛博愛文化的傳遞。截至目前,“雷鋒餃子計劃”已連續實施7年。7年來,寧夏義工聯合會通過“雷鋒餃子計劃”支出、帶動公益善款共計1609.84萬元,為全區41917戶困難家庭送去春節慰問品和節日祝福。
寧夏義工聯合會執行會長吳保民表示:一份慰問物資并不能馬上改善一個家庭的生活狀況,但是每份‘雷鋒餃子’都包含了愛心人士的問候和溫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希望通過入戶為特殊家庭送去新春祝福與慰問的方式,向他們傳遞鼓勵和支持,讓他們感受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懷與力量,燃起勇敢面對困難與挫折的信心和希望。(記者 祁瀛濤)
老人收到愛心禮包后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雷鋒餃子宴”活動中,義工將煮好的餃子送到93歲的社區老人家中。
啟動儀式中環衛工免費領取多家愛心企業提供的年貨。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m.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17001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