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個味道,終于吃上了。”深秋時節(jié),在平羅縣城關(guān)鎮(zhèn)李瑞紅扁豆涼粉店里,一位來自大武口區(qū)的老顧客吃到了心心念念的扁豆涼粉后說。
在平羅縣城關(guān)鎮(zhèn),李瑞紅扁豆涼粉店家喻戶曉。來這里,吃上一碗味道香醇、純手工制作的扁豆涼粉,家鄉(xiāng)的味道瞬間在唇齒間縈繞。
黃河流經(jīng)寧夏,滋養(yǎng)出了塞上江南,也孕育了眾多美食,扁豆涼粉就是其中之一,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平羅縣的李瑞紅,是石嘴山市非遺項目平羅扁豆粉面制作技藝傳承人。
“從我爺爺開始制作扁豆涼粉算起,如今傳承到我兒子這輩,已經(jīng)傳承了四代了。”李瑞紅說,自己從小就耳濡目染,從十七八歲起便開始幫家里做涼粉。三十多年來,李瑞紅始終堅持用傳統(tǒng)方法手工制作營養(yǎng)豐富、老少皆宜的扁豆涼粉,時代在變,初心不改。
為了讓顧客吃到新鮮上好的涼粉,李瑞紅和丈夫簡新榮每天凌晨四五點鐘就開始忙碌,將前一天泡好的扁豆進行磨碎、發(fā)酵、沉淀,經(jīng)過一系列工藝操作后,制出扁豆粉面,再將扁豆粉面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開水攪拌,然后倒入鍋中繼續(xù)攪拌,直至涼粉完全熟透。
“我們一直堅持純手工制作,扁豆涼粉很講究制作工藝,水溫的控制非常重要,水的溫度控制好才能做出好涼粉,然后倒鍋里面,你要使出全身力氣用力攪拌,涼粉好不好就在這個攪拌上,還有火候一定要控制好,這樣做出來的涼粉才會晶瑩剔透。”李瑞紅說。
做好的扁豆涼粉切入碗里,亮晶晶的燦如美玉、細如脂,看似柔嫩,實則筋韌、富有彈性。澆上辣椒油,撒上黃瓜、香菜,再加上一定比例的調(diào)料,吃起來滑嫩爽口,讓前來品嘗的顧客贊不絕口。
“每次回到平羅,我都會吃一碗他們家的扁豆涼粉,因為這是對家鄉(xiāng)的思念。”“這純手工制作的涼粉吃起來就是滑嫩,我每次來吃都會帶幾份回銀川。”經(jīng)過多年的經(jīng)營,李瑞紅扁豆涼粉店收獲了眾多粉絲。
三十多年來,李瑞紅用一顆匠心、一碗扁豆涼粉、一門傳統(tǒng)技藝,讓人們了解平羅乃至寧夏的飲食文化,并致力于非遺文化項目的宣傳保護,多次參加“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等非遺文化宣傳活動。“制作扁豆涼粉是個辛苦活,但將這一傳統(tǒng)手工藝傳承下去,我作為非遺傳承人責無旁貸。”李瑞紅說。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扁豆涼粉不僅是生活食糧,也是一種情愫,彰顯著人間情暖,生活百味。游子歸來、有朋自遠方來、走親訪友……都離不開家鄉(xiāng)這份獨特的味道。(記者 李薇 許婧)
【編輯】:張海燕
【責任編輯】:鄒煒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