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直播間為大家帶來了平羅縣姚伏鎮向前村的黏玉米,大家都知道咱們平羅縣資源稟賦,這里的沙土地種出的瓜果蔬菜味道香甜……”平羅縣城關鎮新建村黨支部書記鄧振芳說。
前不久,新建村電商院子的“書記直播間”迎來了一位“飛行嘉賓”——平羅縣姚伏鎮向前村黨支部書記王永虎。他帶著該村生產加工的真空黏玉米做客直播間開啟直播“首秀”,產品一經上架,網友紛紛在線訂購。
城關鎮新建村地處城郊,發展缺乏產業和項目支撐。2021年,鄧振芳當選新建村黨支部書記之初,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只有3500元,這讓即使有著電商相關行業經驗的鄧振芳也犯了難。
面對村民干事增收的愿望,鄧振芳根據已有電商經驗,大膽探索電商助農新模式,創辦“馬路邊供銷社”直播間,線上推介寧夏、宣傳平羅縣,通過直播帶貨銷售平羅縣特色農產品實現助農增收。
從第一次直播20分鐘草草收場,到現在每場直播銷售額平均2000元左右,鄧振芳的直播間里,辣糊糊、八寶茶、枸杞、“粉湯泡油餅”等家鄉美食從農家小院的鏡頭走出去,邁入了更廣闊的天地。
“電商的發展,不僅為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也讓我們挖掘出很多平羅縣的特色農產品,‘媽媽油香’就是其中之一。”鄧振芳說,“香而不膩是油香好吃的關鍵,以前我也不知道新建村這么多婦女有炸油香的手藝,我們通過電商服務站的‘油香小坊’組織婦女利用閑暇時間或節假日炸油香、裝禮盒,再通過線上直播將本地特色美食發往周邊省市,每年春節前,油香禮盒套裝都會出現爆單情況,銷量多的時候每天能賣出1000多個油香和糖麻丫,每年僅通過售賣油香這一項,就能就近帶動50歲以上婦女就業30余人。”
除了“帶貨”,鄧振芳的直播間還邀請農技專家帶技術、帶課程,此外,鄧振芳的身影還時常出現在平羅縣各鄉鎮“村菇涼”“福小丫”等助農直播技能培訓班上,幫助各村培養電商達人。如今,平羅縣的農特產品順利搭上互聯網快車,出村入市,讓更多地方的群眾從一份特產開始了解平羅、認識寧夏。(記者 張宇強 張偉 桑娜)
【編輯】:張海燕
【責任編輯】: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