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歷史紀念園
鹽池革命歷史紀念園位于鹽池縣城南花馬寺國家森林公園內,距縣城1.3公里,總占地面積400畝。
鹽池縣革命歷史紀念園是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先后被命名為寧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寧夏國防教育基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并先后獲得全國文物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先進集體、寧夏文明風景旅游景區、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寧夏“十佳”旅游景區等榮譽。
紅軍七十八師解放鹽池舊址
一九三六年,中共中央、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頒發了紅軍西征的命令。
紅軍西征是遵循毛澤東指示:“以發展求鞏固”的戰略思想,一路挺進,壯大了陜甘寧邊區政府勢力,發展了鹽定邊區經濟中心,鹽池成為邊區永久紅色的革命根據地。
鹽池是寧夏最東邊的一個縣。縣城座落在花馬池城的邊塞古城,紅二十五軍團第七十八師在攻克陜西定邊縣城之后,于一九三六年六月十九日向鹽池進軍,六月二十一凌晨三時在縣城北門三清閣打開攻克鹽池的突破口,紅旗插上了鹽池縣北城門城頭。
李塬畔革命舊址
李塬畔村位于麻黃山鄉政府東北部,北靠大水坑鎮東風村,南與本鄉包塬、膠泥灣村接壤,東與陜西省定邊縣馮地坑鄉相連,西與大水坑鎮王新莊村隔溝相望,屬典型黃土丘陵地帶。
1947年8月至1949年4月曾為鹽池縣委、縣政府駐地,其歷史特征鮮明,開展紅色旅游具有獨特優勢。
唐平莊寧夏工委舊址
舊址位于鹽池縣麻黃山鄉唐平莊行政村唐平莊自然村,窯洞式建筑,依山修建而成,坐北面南,共三孔,闊3米,進深7米,高約3米,舊址保存良好。
鹽池縣自1936年6月21日解放,一直處于陜甘寧邊區懷抱,尤其1947年鹽池兩次被國民黨占領,鹽池黨組織一直在李塬畔、唐平莊一帶保留了革命的火種。
高崾峴炮樓遺址
高崾峴炮樓位于鹽池縣麻黃山鄉黃羊嶺行政村高崾峴自然村南300米的高大山梁上。
1936年10月,紅軍十五兵團在徐海東司令員指揮下,與胡宗南部隊展開陣地戰,也是萌城戰役、山城堡戰役的第二道防線。
這是紅軍轉戰陜北以來第一次與敵人經歷的陣地戰,胡宗南仗著武器精良,徐司令則利用險要地勢,修筑炮樓挖掘戰壕,戰壕相通甚是靈活。
何家大院
何家大院位于麻黃山鄉何新莊村趙記灣自然村美麗村莊北側山腰處,是集餐飲住宿、休閑娛樂、觀賞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農家大院。
院內15口窯洞一字排開,分別設為鄉賢館、民俗館及以麻黃山鄉13個行政村命名的住宿、餐飲、休閑區。
院內設有農具展示區、轆轆井、磨坊、菜園、文化長廊、電商體驗區等,供游客觀賞體驗。
萌城戰斗舊址
萌城戰斗舊址位于鹽池縣惠安堡鎮萌城村沙坡子自然村西約2公里處,距鹽池縣城約135公里。
萌城戰斗是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后在寧夏境內進行的最后一次激烈戰斗,是山城堡戰斗的序幕戰。
這次戰斗給了胡宗南部第一師以痛擊,為我軍爭取時間集中,在山城堡地區布置戰役并取得了戰役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