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長灘——北長灘—森沃生態農業觀光園——黃河宿集
南長灘
南長灘村,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沙坡頭區,地處寧夏、甘肅兩省交界處,因黃河黑山峽沖刷淤積形成狹長河灘地而得名。
南長灘村是黃河與寧夏邂逅的第一個村莊,有寧夏黃河第一村之稱。
俯瞰南長灘村,綠樹、村莊、大山、黃河交相互融,成為寧夏黃河上第一道靚麗的風景。
南長灘村不僅擁有“三個寧夏第一”:寧夏黃河第一村、寧夏黃河第一渡、寧夏黃河第一漂,還在2008年12月被國家確定為寧夏首個“全國歷史文化名村”。
北長灘
北長灘古村落靠山面河,沿黃河北岸分布著農田和茂密繁盛的果木園林,村落居住帶在較高的臺地之上,房屋多座北面南集中而建,整體自西向東分布。
當地現存二三百年的古梨樹就達五十余棵,一百年以上的有一百三十余棵,每到梨花盛開之際,香飄千里,美不勝收。
北長灘分為黃石漩、榆樹臺、下灘村和上灘村4個自然村,仍保留了明清時代當地傳統的建筑風格—“四梁八柱式”土木結構建筑,而院墻則是用石塊堆砌而成。
這里的傳統民居建筑群,是目前寧夏境內具有地方特色、保存完整、集中的房屋。
中衛通往北長灘古村落的鄉村公路因為要通過起伏的山谷,在黃河邊穿行,筆直的道路延伸到遠方一眼望不到盡頭,被譽為中衛的“66號公路”。
中衛的“66號公路”擁有著中國大西北的獨特風景,這里的美景絲毫不亞于美國的66號公路。
經典故事:
據說二百多年前,在甘肅蘭州有個村子,住著張、李兩姓人家。人多地少,兩族經常為土地爭斗不休。
為了解決爭斗,兩族進行了比斗,張姓一族輸了,全族只好離開久居的家鄉。
羊皮筏子一直沿黃河漂流而下,最后漂到了北長灘這個地方,上了岸,他們發現這灣上沒人居住。
而且這里是黃河轉彎處沉積下的一個黃土臺子,適合耕種,灣上長了些楊樹、野酸棗樹,兩岸是山,外面的人很少能到此處,靠近黃河,水源不缺,倒是個居住的好地方。
從此,姓張的家族便在這里定居了,因為誰也不知道這地方叫什么地名,只知道是一個月牙形的長灘,又在黃河的北邊,所以張姓的人們就把這里叫“北長灘”了。
森沃生態農業觀光園
森沃生態農業觀光園項目位于機場大道西側,總投資1000萬元,占地136畝。主要建設生態蓄水池、室外休閑廣場、大地景觀休閑區、室內采摘園、研學體驗區、全季體驗區、兒童娛樂區、休閑攝影區等。
觀光園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設并成功舉辦2020年“花莎碧水?鄉約中衛”首屆中衛市沙坡頭區鄉村文化旅游節,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參觀游玩。
黃河宿集
“黃河宿集”與沙坡頭景區僅黃河一水相隔,復原了百年歷史的古村落“大灣村”,引進了國內最強5大民宿品牌南岸、西坡、大樂之野、墟里和飛蔦集(蕾拉私旅),共同打造了黃河邊的全國第一個民宿集群——「黃河·宿集」。
以修復南岸半島地脈及文脈為指導,依托黃河水灣景觀資源,打造了一個地方特色文化和特色地形相結合的文化旅游綜合體。
這里集邊塞古城、西北村落、沙漠黃河等文化特征的民宿集群和休閑體驗等復合性功能于一體,也是國內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民宿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