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博物館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是一座省級綜合性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總建筑面積30258平方米,全高21.2米,共四層。
其中,地下一層建筑面積8456平方米,分為文物庫房、設備用房及辦公區域;地上建筑面積21802平方米,一層為中廳、貴賓接待室、臨時展廳、文創產品展示區和觀眾服務區,二、三層為各類展廳、圖書閱覽室和書庫、多媒體教室及觀眾服務區。
外墻建筑裝飾所運用的力士志文支座等構件形象,以及墻面使用的迦陵頻伽等裝飾圖案,都是寧夏歷史文化遺存的代表,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整個建筑優雅、簡潔、均衡、沉穩,2010年榮獲“中國建筑質量工程最高獎——魯班獎”。
作為寧夏的文化窗口,寧夏博物館在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廉政教育、國防教育和研學教育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截止2019年,寧夏博物館館藏文物總數為51298件,珍貴文物3551件,其中一級文物157件套。
文物種類豐富,其中金屬器6870件,瓷器3786件,陶器1823件,石器2183件,文獻書畫1500件,雜項688件,巖畫533件,錢幣1659件套,民俗類2562件,革命文物2300件。
胡旋舞石刻墓門、鎏金銅牛、力士志文支座被鑒定確認為國寶級文物。
西夏文物、北方青銅器的收藏數量和質量為文博行業所矚目;賀蘭山巖畫、紅軍西征和陜甘寧邊區時期的革命文物也很有代表性。館藏文物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在全國博物館中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