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妹子剪紙
剪紙又稱刻紙,是我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
“閨婦持刀坐,自憐裁剪新。葉催情綴色,花寄手成春。帖燕留妝戶,黏雞待餉人。擎來問夫婿,何處不如真。”唐詩《人日剪彩》生動表現了中國剪紙藝術之美。
隨著時代發展,剪紙藝術不斷創新求變,煥發出新的生機。
2014年,回族剪紙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田彥蘭,1978年出生于寧夏同心縣。其外曾祖母阿依莎·尕氏擅回族剪紙技藝。
到了田彥蘭的母親這一輩,已傳承了四代人、百余年。
五歲起,田彥蘭便跟隨母親學習剪紙,從好奇到興趣,從模仿到創作,技藝日臻成熟。
后來,她在寧夏大學美術專業、南京大學民間剪紙高級研修班的學習和深造,讓她在傳承家學的基礎上,豐富、拓展了回族剪紙的文化內涵與外延。
她的作品,給人特色鮮明、構圖考究、想象奇特、刀工細膩、線條流暢的深刻印象,富于藝術表現力。
故事剪紙《西行漫記》獲得國家藝術基金2016年度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立項,又入選為2018年度青年藝術創作人才(美術類)成果運用作品。
多年來,田彥蘭先后赴澳大利亞、塞舌爾、日本等十幾個國家舉辦展覽和講座,為傳播、推廣回族剪紙文化、中國剪紙藝術,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7年,她被評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回族剪紙”代表性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