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銅峽黃河大峽谷

         

          青銅峽,黃河上游最后一道峽谷,牛首山與黃河水在這里相遇,自然與人文在這里輝映,因上古時期大禹來到這里,劈山成峽而揚名天下。

          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游區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青銅峽市,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旅游區地處賀蘭山下,黃河岸邊,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寧夏引黃古灌區的精華之地,更是中國乃至世界文明長河的偉大工程典范。

          景區內旅游資源富集,歷史文化源遠流長。

          雄偉壯觀的攔河大壩、古老神秘的一百零八塔、莊嚴肅穆的大禹神像、壯麗秀美的峽谷風光等眾多景點分布黃河兩岸,具有春榮夏艷、秋實冬秀的江南特色。

          河流九曲匯青銅,峭壁凝暉夕照紅。

          十里長峽山水相依,兩岸懸崖峭壁,奇景紛呈。

          天書閣、睡佛山、青銅峽石刻等景觀目不暇接,每一個景點都是一部厚重的歷史,每一個景觀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青銅峽黃河鐵橋

        圖片6.jpg

          青銅峽黃河鐵橋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第一座半永久性黃河橋梁,主要是為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及黃河兩岸運輸物資而建,具有突出價值的代表性近現代工業遺產。

          大橋由蘭州鐵路局橋梁工程隊設計搭建,鐵橋上部為美國、英國、加拿大制造的鋼梁,下部為木樁及鐵絲籠塊石橋墩,于1959年7月1日竣工,是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12月入選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

          它是這座城市曾經的輝煌和堅實的基礎,對于長期生活工作在此的人們具有特殊的情感價值。

          鐵橋是對傳統產業工人歷史貢獻的紀念和其崇高精神的傳承,見證了國家對寧夏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的大力支持。

          這座飽經歲月風霜侵蝕的黃河鐵橋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記憶符號。

          九渠廣場

        圖片7.jpg

          九渠廣場是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游區入口的標志性建筑,由九龍戲珠和九龍圖騰柱組成。

          我國古代把數字分為陽數和陰數,奇數為陽,偶數為陰,而陽數中九為最高。

          九龍戲珠為銅質雕塑,寓意青銅峽有著九大干渠,將九大干渠比喻為九龍,把青銅峽水利樞紐比喻明珠,代表了回漢等各族人民團結進取,引黃河水發展農業振興經濟,成就了寧夏塞上江南的美景。

          九龍圖騰柱為漢白玉雕刻石柱,雕刻著人類的文明和發展,整體氣勢磅礴,所刻內容迥然不同,它不僅僅是一個雕塑作品,更是青銅峽風貌的縮影。

          寧夏水利博覽館

        圖片8.jpg

          寧夏水利博覽館位于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游區入口處,與九渠廣場、青銅古鎮遙相呼應,總建筑面積4085平方米,布展面積2850平方米。

          館內由序廳、千秋流韻、盛世偉業、水利未來、水利文化、水利人物六大部分23個單元組成,綜合了歷史文化、教育研究、水利科普等功能。

          館藏537件展陳文物(實物),生動展示了從秦漢至當代,歷代勤勞智慧的寧夏勞動人民興水利,除水害的偉大治水實踐。

          博物館先后榮獲國家級水情教育基地,自治區科普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

          該展廳真實的反映寧夏經濟社會與水利發展歷程,相互依賴的密切關系,全面展示兩千多年寧夏引黃灌溉的發展史。

          2017年10月10日,寧夏引黃古灌區被正式授予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填補了寧夏申遺空白,向世界亮出了“塞上江南”的靚麗名片。

          青銅峽水利樞紐

        圖片9.jpg

          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五年計劃中重點建設項目,于1958年8月26日開工興建,以灌溉、發電為主,兼顧防洪、防凌等多種效益的綜合性水利樞紐工程,是我國建立在黃河上游的第一座河床閘墩式水電站。

          它的建成結束了寧夏平原兩千多年來無壩引水灌溉的歷史,是青銅峽乃至寧夏現代工業的源頭和搖籃,引領青銅峽市成為自治區的重要工業基地,

          為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建設乃至西北電力工業的發展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作為一座歷史豐碑,鐫刻著新中國的建設者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宏偉業績和不朽功勛,也成就了“天下黃河富寧夏,塞上明珠青銅峽”的美譽。

          一百零八塔

        圖片10.jpg

          青銅峽一百零八塔,是一座由108座古塔組成的千年古塔群,因塔數而得名,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且排列最整齊的大型古塔群之一,距今有近千年的歷史。

          塔群坐落于黃河岸邊,坐西面東,依山傍水,塔基下曾出土西夏文題記的帛書等文物,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百零八塔整體呈等腰三角形,按一、三、三、五、五、七、九……奇數排列,全國僅青銅峽一處。

          它以其獨特的建筑格局屹立于世界眾塔之中。

          十里長峽

        圖片11.jpg

          青銅峽黃河大峽谷由賀蘭山余脈、牛首山相夾而形成,全長十余里。

          峽谷山高水深,兩岸山石“土色如金”,山壁聳立對峙,是黃河上游的最后一道峽谷,素有“黃河小三峽”之譽。

          十里長峽十里景,十里畫廊在青銅。

          曲曲折折的十里長峽水流湍急,氣勢磅礴,兩岸山壁聳立對峙,奇景紛呈。

          有天書雄閣、睡佛山、青銅峽石刻等眾多自然景觀鑲嵌在黃河兩岸,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峽谷在藍天碧水中互相映襯,呈現出青銅的顏色故名。

          大禹文化園

        圖片12.jpg

          大禹文化園,總建筑面積13190平方米,建筑風格為仿漢代建筑,總體布局分為“一核”“一軸”、“兩翼”。

          “一核”為水路交通轉換核;“一軸”為建筑景觀中軸線,這一軸線上建有碼頭、廣場、牌樓、入口大門、鐘樓、鼓樓、明堂、大殿;

          “兩翼”作為主軸上建筑與文化延伸及視覺延伸,建有河圖洛書、九州苑、大禹像。

          整體建筑高度由西向東逐級增高,高差31.05米,形成錯落有序的布局。

          大禹是華夏文明的始祖之一,作為中華歷史與文化的集合體,幾千年來大禹就與中華文明相伴而行,生生不息。

          “天覆其蒼,地載其黃”,大禹文化園全方位立體化展現了大禹所蘊含的深厚文明與內在精神,成功的塑造了獨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圣地。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最新高清av网站|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中日韩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亚洲1234区乱码| 九月丁香婷婷亚洲综合色|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2048亚洲精品国产|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亚洲精品午夜视频|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图片校园春色| 亚洲高清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看| 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站|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成年男人的天堂|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苏妲己| 亚洲色四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校园自拍都市|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古代| 亚洲xxxx18|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