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金秋的銀川黃河濕地,身披“盛裝”,美若畫卷。時至深秋,銀川黃河濕地生機勃勃,金黃、火紅的樹木和蘆葦,蔚藍的水面和天空,以及微風中,遷徙的候鳥在灘涂上棲息、打鬧,它們時而在水面嬉戲玩耍,時而成群在空中翻飛起舞,深秋的黃河濕地美若畫卷,良好的生態環境令候鳥流連忘返。近年來,銀川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隨著銀川市生態建設和濕地保護力度的加大,濕地自然環境明顯改善,綠化、美化不斷提高,眾多濕地成為候鳥們集中棲息繁殖的重要場所,來此棲息的候鳥種類和數量逐年增多。(寧夏日報記者 馬楠 文/圖/視頻)
從空中俯視,濕地水面蔚藍,一條金黃的景觀路從濕地旁穿行而過。
時至深秋,濕地兩岸色彩斑斕。
目前,銀川市濕地總面積達86.7萬畝,其中百畝以上的湖泊有130多個,人均濕地面積達200平方米。
濕地面積擴大,對改善城市環境質量以及保護濕地生物多樣性起到關鍵作用。據監測,銀川市區空氣濕度從30%提高到50%。
候鳥在清澈的水面上游弋、嬉戲。
近年來,銀川市通過連通擴整河湖水系、修復保護濕地生態等舉措,濕地面積逐年擴大。
隨著湖泊數量逐漸增多,生態和諧的魅力畫面成為湖城銀川的一道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