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制度優勢推進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如何以有形之舉、有感之策、有效之方“映亮石榴紅”?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堅持黨建引領、法治引領,以“甘當一葉綠”的責任擔當,為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貢獻新的更大力量。今年9月,自治區人大民宗外僑工委辦公室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
以黨建引領干事創業
聯合17個黨支部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法治精神入人心”主題黨日活動,多次作“加快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專題輔導和宣講,成功創建“先鋒民僑委,黨旗別樣紅”五星級品牌黨支部……
一場場凝心鑄魂的文化活動、一個個精心打造的“紅色場景”,都少不了民宗外僑工委辦公室忙碌的身影。
民宗外僑工委辦公室堅持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到人大民族工作全過程各方面,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努力為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依法履職提供更多更好服務保障:今年以來,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扎實開展民族區域自治法等決定執法檢查,聽取和審議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工作情況的報告,修訂自治區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條例,以“執法檢查+審議報告+立法修法”組合拳,增強工作整體實效,推動改革任務落實,不斷彰顯制度優勢。
此外,《關于加強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建議》被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確定為重點督辦建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萬名人大代表在行動”實踐活動在篤行實干中不斷深化、匯聚力量;在全區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征文比賽,講好各族群眾攜手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生動故事……
唱響民族團結進步的“主旋律”。民宗外僑工委辦公室將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切實變成了引領帶動各族各界各行各業的“一塊責任田”。
用法律來保障民族團結
用法治保障民族團結,是貫徹全面依法治國方略、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重要體現。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政治標尺,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要用法律來保障民族團結”的豐富內涵,制定自治區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條例;制定自治區宗教事務條例,填補了寧夏宗教事務地方立法空白;作出關于推動加快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的決定,將鑄牢工作納入法治軌道。
扎實服務保障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既需要認真學習國家法律法規,又需要弄清地方實際,做到立好法、立良法、立務實管用之法。
民宗外僑工委辦公室主動邀請有關部門領導、政府法律顧問和專家學者解讀國家法律,闡釋寧夏區情,介紹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經驗成效以及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服務立法專班,努力將黨的政策體現在法規條款中。
民族團結蘊含著“共同性”與“多樣性”的辯證統一關系。在民族團結進步立法過程中,如何既堅守同一性,又能尊重和包容多樣性,給予多樣化的發展空間?
開門立法、尊崇民意;走出機關,走進群眾。為讓各族群眾擁有更多話語權,民宗外僑工委辦公室堅持服務有關專委會、工作委員會召開座談會、聽證會、論證會,充分吸納民意、匯集民智。深入吳忠市同心縣丁塘鎮楊家塘村等地,與農民群眾打開“話匣子”、掏出“心窩子”、共話“好日子”。用老百姓聽得懂的“方言土語”闡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下足“繡花”功夫,讓“原汁原味”的百姓心聲直達國家立法機關,把來自人民群眾的“金點子”轉化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金鑰匙”。
“作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今后我們將繼續立足本職工作,為推進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全力以赴。”民宗外僑工委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將繼續以“人大之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畫好同心圓、鑄牢共同體、建設示范區。(記者 尚陵彬 陳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