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記者從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獲悉,自治區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以來,全區各級人大代表聚焦國之大者、區之要情、民之所盼,精準選題,深入調研,積極建言,在會議期間提出建議332件,目前代表建議全部按期辦結,不少好建議被吸收采納,成為推動自治區高質量發展、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點項目。
在代表建議辦理中,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把辦好代表建議作為助推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既重“當下辦”又重“長久立”,更注重辦理工作機制的系統集成、協同有效,通過辦理一件建議,推動解決一類問題,完善形成一套機制,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其中,針對代表提出的《關于青少年脊柱側彎篩查工作進校園的建議》,通過推動建議辦理,日前,自治區政府已將全區青少年脊柱側彎篩查工作列入2025年民生實事項目;圍繞代表關注的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自治區政府研究制定了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服務保障“十項機制”;針對代表關于促進靈活就業的建議,自治區政府將“以共同富裕為目標的高質量就業與增收聯動機制”列為重點特色改革任務,組織開展“技能寧夏”“創業寧夏”行動。
2024年,一些自治區人大代表在自治區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閉會期間提出建議,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對閉會代表建議與會議期間建議同等對待,做到一樣交辦、一樣辦理、一樣督辦、一樣答復。其中,針對代表閉會期間聯名提出的《關于加快實施紅花渠沿線道路空間適兒化改造項目的建議》,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研究予以重點督辦。在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重點建議督辦組推動下,自治區相關部門進一步在公務開支上精打細算做“減法”、在服務民生上想方設法做“加法”,下撥項目資金1450萬元,目前紅花渠沿線設施改造、綠化提升、交通優化等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項目建設得到了沿線居民的積極支持,實現了進度快、質量好。(記者 尚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