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徐靜)1月29日,記者從寧夏科協獲悉,寧夏已建成424個科普e 站和科普微信傳播矩陣,科普傳播“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截止目前,寧夏已建成424個科普e 站和區市縣科協、有關全區學會科普微信傳播矩陣,發展科普宣傳員1276人,傳播分享“科普中國”APP文章45100余篇,科普信息化服務線上線下互動融合,覆蓋面不斷擴大,初步實現了傳統科普工作與新媒體科普工作連接整合,形成了“互聯網+科普”的科普工作新局面。
據了解,自去年6月以來,寧夏科協組織實施“科普中國·百城千校萬村行動”,公開招標“寧夏科普e點通”服務項目,集成科普中國云、科普寧夏、本地資源和其他優質信息化科普文化資源,建成“寧夏科普e點通”云平臺,實現觸摸屏、手機等移動端和電腦PC端的交互應用,并與“寧夏科普e點通”微信等第三方應用信息互通。在服務項目落地過程中,寧夏科協精選了一批有網絡、有場所、有終端、有活動、有人員等“五有”條件的社區、鄉村、校園、機關單位,為30個社區、40個鄉村、5個學校、16個自治區廳局單位和19個基層科普行動計劃先進單位安裝配備了110臺“寧夏科普e點通”觸摸屏,統一配備了“科普中國e站”標牌,達到“五有一統”要求。目前,各類科普e站運行良好。
“寧夏科普e點通”科普e站充分利用科普中國優質資源,分為科普鄉村e站、社區e站、校園e站、行政e站四類,包含上萬冊融合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特效等的全媒體專題,分眾化精準推送科普信息,實現本地新聞、服務信息的自助發布,具有遠程部署、多級工作站管理、立體化呈現等特點。受眾可以利用科普e站在線學習、連線專家、發布供需信息,開展科普教育、培訓、競賽等線上線下結合的科普活動,也可以通過關注“寧夏科普e點通”微信公眾號、下載“移動網絡書屋”APP等多種渠道,在手機等移動端和電腦PC端隨時隨地獲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信息,并在線參與互動。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律師 | 聯系方式
寧夏新聞網(m.frafty.com)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建立鏡像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國務院新聞辦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06001號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新出網證(寧)002號 公安網監備案編號:寧網安備640100002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寧ICP備050066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鹿璐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